醫療科普現已成為中國各大網絡平臺上備受關注的內容。越來越多的醫生通過直播和短視頻來傳播健康科普知識。近日,國家衛健委提醒:請大家不要輕信“網紅醫生”,將加大互聯網健康科普亂象整治力度。
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,曾經電視里的牛皮癬廣告轉戰互聯網,搖身一變,成為了各類神醫科普,穿上白大褂、有模有樣做健康科普,讓人真假難辨,更是防不勝防。對于愈演愈烈的網紅醫生亂象,必須引起高度重視。
具體而言,醫生借助互聯網的渠道做公益科普,讓更多的人了解正確的疾病防治知識,從而不斷提高健康意識。這本來是一件皆大歡喜的好事,但是,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,越來越多的不法分子嗅到了流量賺錢的味道,竄入各大平臺,假借科普名義吸引流量,違規導醫導診,直播帶貨甚至高價開藥;還有的通過夸大治療效果、虛構病例斂財牟利。
假借科普之名,行騙取錢財之實,危害不容小覷。一方面,給患者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。這類網紅醫生傳播錯誤的醫療養生知識,輕則致使相信并購買服務的患者財產遭受損失,加劇他們的經濟負擔,更有甚者,可能會因為相信網紅醫生而耽誤正規治療,錯過最佳診斷治療時間,從而導致病情加重,嚴重威脅到身體健康。另一方面,嚴重破壞醫療行業的公信力。正規醫生的科普本是惠民之舉,而這些違法違德的網紅醫生的行為會混淆視聽,真假難辨的時候,只會加劇普通群眾對醫生群體和醫療科普的質疑,不僅影響醫療科普的效果,更會降低整個醫療行業的信譽和形象。與此同時,擾亂醫療服務市場秩序。醫療行業不是普通的服務,是治病救人,良知醫生的公益科普本質上也是治病救人,這些網紅醫生的假科普,可能會干擾醫療市場,使得正規的醫療服務和產品受到沖擊,破壞醫療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。
醫療科普是平臺經濟發展的產物,也順應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就醫需求。值得慶幸的是,國家將加大對互聯網健康科普亂象的整治力度,各部門即將聯合開展專項行動,網紅醫生亂象會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理。但是我們也必須深刻意識到,對于網紅醫生的打擊治理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困難,任重而道遠。一方面,我們要持續發力,聚焦網紅醫生亂象從嚴從重打擊治理;另一方面,要建立信任。既要通過官媒的宣傳使得醫療科普走深走實,也要加大對傳統醫療服務亂象的治理,要讓社區、鎮衛生院等百姓家門口的醫院真正減少套路,治病救人,才能贏得患者信任,避免大眾出現不信現實醫生而輕信網紅醫生這樣的事情發生。
上一篇:2025年面試熱點及預測:手指劃傷被要求檢查前列腺?
下一篇:最后一頁
課程章節 | 課程內容 | 播放時間 | 課程時長 | 觀看入口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1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2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A精講 | 2024/10/23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27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28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29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綜應 | 綜應BC精講 | 2024/10/3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判斷推理 | 2024/11/1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判斷推理 | 2024/11/11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言語理解與表達 | 2024/11/12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言語理解與表達 | 2024/11/13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資料分析 | 2024/11/14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資料分析 | 2024/11/15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行測沖刺 | 數量關系 | 2024/11/16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申論沖刺 | 申論 | 2024/11/19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申論沖刺 | 申論 | 2024/11/20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
申論沖刺 | 申論 | 2024/11/21 | 直播+回放 | 點擊進入 |